查看: 1329|回复: 0

中医原来如此简单(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5 04: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难经难


    (注:摘自《中国中医药论坛》医理探源,论述内容比较多,有益中医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故转载。)

  前言
  在几千年的长河中,中医被越来越神话,也变得越来越玄,以至出现极端科学主义者攻击她为伪科学。人们这样形容中医: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保证健康,绝无问题。可惜,阴阳五行,七情六淫,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虚实寒热,生克乘悔,脏腑经络,诲涩难懂,无从普及……。因此懂中医者少,用中医者更少,平常百姓对中医知之甚少,更有一些学者满嘴之呼者亦,不这样好像不能显示他们的学问。
  本人本来不是学中医的,但是因为需要自己读了些中医书,结合自己原有的现代科学知识,发现中医不但科学,而且非常简单。写出来让大家分享。
  这里你必须假释自己是一个古人,对自然认识有限;放弃你脑中原有的医学知识。当然对于一些挑刺的人,我也用现代科学知识验证。
  取这个题名是为了吸引部分读者没有贬低广大中医工作者的意思。

  一、阴阳
  什么是阴阳?现代人对阴阳理论研究很深,以至于和普通百姓越走越远。如果你是古人,你就会发现天上有“日”和“月”。日有白天、明亮、温暖的属性,月有晚上(不要用现代知识和我较劲,记住上面假释)、黯淡、寒冷的属性。那么地上的、世上的、人间的、自然的事物又怎样呢?需要分分类。
  让我们做个游戏。一个人手拿一面写有“日”字的旗,另一个人手拿一面写有“月”字的旗,中间一个元帅。元帅出一个题,然后问下面的士兵,谁认为有“月”属性的就走到月旗下,谁认为有“日”属性的就走到日旗下。久而久之,人们就创造了阴阳两字。现在大家看到了吧,原来“阴”是一块写有“月”字的旗,“阳”是写有“日”字的旗。这样的字在汉字中很多,例如:“隊”就是前面一个举旗的后面跟了一些人。
  原来阴阳只是两个定义,就是:
  凡是具有“月”及扩展属性的为“阴”。凡是具有“日”及扩展属性的为“阳”。
  仅有定义不够,关键要看它能否推出正确的结论。
  让我们作些推理,白天气温升高,清晨你在田野可以看到水汽蒸腾向上;夜晚气温降低,水珠在叶子上结露。于是我们有上为阳下为阴;水汽为阳、水珠为阴。再引申就有轻为阳重为阴。通过这样的扩展就能分析每个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于是就有了“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出入”、“男女”、“君臣”、“父子”、“父母”、“儿女”、“夫妻”、“好坏”、“痛痒”、“动静”等等。(几乎所有这些我们习惯的对字都是阳在前阴在后,可能和男尊女卑有关。)
  这些推理出来的属性是否正确就需要验证。古人通过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去验证,继承了正确的,放弃了不正确的,当然也有受条件限制未能证明出错误的。例如“南北”,古人只知南方热,北方冷。但如果放在现在,我们知道南半球的情况正好向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南北”阴阳属性的使用,只是要注意限制条件,到了南半球记得把它倒过来。
  不仅生产实践可以验证阴阳,现代科学同样可以验证。拿水汽与水珠来说,热力学证明同样温度的水汽比水珠含有更多的热。该热被称为潜热,当水汽变成水珠时该热会释放给外界,而水珠变成水汽时要向外界吸收同等量的热。
  看看中医常用的阴阳有:说人体的上下、表里、腹背、气血;说环境的燥湿、暑寒、风雨;说情志的喜怒、哀乐。当然还有很多,要写一页纸都不够,就不列了。
  推理:上为阳下为阴。
  证明:人的头部重量不到人体的2%却消耗了20%的氧气(数据记得不是很精确,因为是随意写作就不核对了,下面一样,大家不要引用)。化学知识告诉我们消耗氧气会产生热,热是阳的基本属性,所以上为阳符合基本定义。
  推理:表为阳里为阴。
  证明:人体表面集中了80%的毛细血管,我们知道毛细血管是向细胞提供养分的,毛细血管越多,这个地方的代谢(氧化)越强。
  有人说现代医学证明肝脏是代谢最活跃的地方。我说没错,但是肝脏的代谢主要是还原,是吸热。这个热量可以用现代化学知识计算获得。因为这是一篇科普文章所以就不深入了。
  也有人说人体表面温度低,体内温度高,所以应该里为阳表为阴。我在这里举个例,冬天,在北方有烧火墙的习惯。火墙的温度要高于室内,所以表为阳,里为阴;可是有人测量了室内温度,又到室外测量了墙的温度,说墙的温度比室内低,于是得到里为阳,表为阴。这里的错误是因为把一个事物的阴阳属性同两个事物的阴阳属性混在一起。
  同样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推出其他事物的阴阳属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气血”。气在现代科学中被说成子虚乌有的东西,实际上是对古人认识自然的无知。古人把所有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的东西称为“气”。用现代知识可以知道,当时有两样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1是空气,2是能量。“气血”就是有能量的血,用现代话就是运动的血。也就是运动的血为阳,静止的血为阴。当你读《内经》时遇到“气”用空气解释不了时用能量能很好地解释。身边没有《内经》,否则摘录几段。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研究的是有气的人——活人,而西医认为活人和死人没有区别,人死后不会少一个分子。中医看到了活人的阴阳属性,躯干为阴,神明为阳。这里用了“神明”两字是因为人们对这两字的误解太深需要说明以阻止那些极端科学主义者的胡说。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说文》
  明,阴阳的结合体。
  “神明”就是天神引出的阴阳的结合体,哪是什么呢?当然就是生命。本人曾努力查找古时“生命”两字,但没有找到。古时“生”就是生,“命”就是命,从不放一起用。是现代人(最早好像是明朝)把“神明”写成了“生命”。我们也可以从“神”字的词组中找到答案,例如:神气、神情、神态、精神、凝神、劳神、聚精会神……,这里的“神”都是对生命力的一种描写。中医有“心主神明”,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心主神明”,原来是“心主生命”。特别反感现在的人们(包括许多中医大师)把“神明”与“智慧”混为一谈。
  “心主生命”很容易理解吗?你一定说“是”。且慢,你又把这里的“心”想象成西医的心脏了。虽然心脏也控制生命,但那是歪打正着。下面就是要说中医的“心”是怎么回事。

  二、五行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慢慢地认识了自然。早在类人猿时代就知道树木果子可以充饥;水可以解渴洗涤;土地则是基础,树长在地上,水流淌在地上。随着时间推移,人类知道了火。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到了石器时代,人类知道用工具。工具被不断更新,先是石器,然后是青铜器,再后来是铁器。中医就诞生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的变更时期。那时人类认识自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说很肤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生活和生产的必须品。木和水是生活必需品,火和工具是生产必需品。当然现代人不再吃生的东西,火也成了生活必需品。树木果子可以有千万种,但它们的共性是充饥;水可以解渴洗涤,但果子也可以解渴,而洗涤则是无可替代的;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的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炼铜、炼铁的手段;由于当时工具都用金属制造,所以“金”就成了工具的代名词,是提高效率的手段,用现代话就是劳动生产力。土地则是基础,树长在地上,水流淌在地上,火在土中燃烧(土砌的炉子),金从土中炼出,可以说土孕育了万物,所以土为五行之长,位居中间。
  为什么现在人们不能理解“五行”是因为人们把“五行”看成五种物质。而古人则是从现象看到本质,找到不同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然后归纳总结。现在的人知识多了,要理的头绪也多,往往看不到事物的本质。
  事实上“五行”没有一样是讲物质,讲的是一种功能。一定要扯上物质也就“土”算一个。用现代观念总结定义:
  木:能充饥,给人体的能源;
  水:能洗涤,滋润;
  火:热,能量
  金:劳动,加工;
  土:基础。
  在自然界,浇水长木,燃木得火,灭火留土,炼土得金(工具),挖井得水。
  古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的规律。这就是天人合一。在这天人合一说法上现代人们的理解也有一些偏。人们往往把“合”理解成合并,而古人“合”是众人一口的意思,不同的人,但说法是一样。天人合一就是不管是天还是人规律是一样的,而不是把人和天联系在一起考虑。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一种假设,并在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人也有五行,其运行规律和自然界的五行类似。如果假设正确,那么结果可能正确;如果假设错误,那么结果错误。古人对人体认识没有现在深,他们只能从则面,经大量实践去验证。现在我们可以从细胞、分子层面对它进行验证。
  用现代科学可以这样认为,人的饮食为土,是一个基础,在水的帮助(滋润)下被人体吸收,成为人体的能源“木”(糖、脂肪、蛋白质等),能源进入细胞氧化获得热量“火”,代谢后的废物“土”被水带回(洗涤),而有用之物“金”被保留,成为下一循环的加工者。这个过程是现代科学公认的新陈代谢过程。其实不仅天人合一,继续引申有人体与人体细胞合一。读者可以自己验证。
  人有五行,就应该有与之对应的器官去完成对应的功能。于是就有了五脏。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五脏而不是人体实际脏器那么多。人们经常戏话:“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中医很明确,先有鸡后有蛋。而西医则是先有蛋后有鸡,西医先解剖得到一个器官,然后研究它的功能,研究越深入,功能越多,从而成为西医研究的一个瓶颈。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将在下面一节深入展开。
  五行对五脏,土脏:和饮食营养有关;水脏:和排泄、滋润有关;木脏:和人体能原有关;火脏:和人体能量有关;金脏:参与和帮助其他脏器。
  为了记忆,古人又创造了与之对应的字,土脏用脾;水脏用腎;木脏用肝;火脏用心;金脏用肺。也就是写到这儿为止“心肝脾肺肾”还没有和人体器官对上号。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逐步了解了人体内某一脏器的功能,于是就把功能相近的脏器用对应名字命名。这里必须认识到五脏包含了心肝脾肺肾器官,而心肝脾肺肾器官不是五脏的全部。例如,肾器官属于水脏,而水脏不只是肾器官,还有汗腺也属于水脏。如果我们放到细胞分子层面上,那么细胞壁的反渗透就属于水脏。这里一直在用水脏这一名词,而古人早就为我们创造了“腎”字。为什么不用呢?因为近一百年来西医盗用了“腎”字,以至于人们一用肾就想到人体中的那个肾器官。为了区别水脏的肾和解剖中的肾,本文下面的五脏用心、肝、脾、肺、肾,而解剖的器官用心器官、肝器官、脾器官、肺器官、肾器官。
  用现代人们掌握的知识,在人体分析上脾应当为消化系统,较简单;肾除了泌尿系统外应该还包含了一部分血液系统;肝是一部分消化系统加一部分血液系统;心是血液系统;肺是呼吸系统加血液系统。为什么肺金是呼吸系统加血液系统呢?肺金是劳动加工的意思,就如同一个人从柴房搬木柴到伙房烧火,这个人就表示肺金。在人体的血液中也有这样的搬运工——血红蛋白。它从肺器官把“气”搬到人体各个部位,放出后又回到肺器官再搬。如果一个人血红蛋白减少(贫血),这个人的脸色就会很白,被称为无血色。所以《内经》说“肺色白”。
  回到第一节阴阳篇中最后一个问题,心主神明。为什么说这里的心不是心器官?原因有二,其一有更好的解释,其二对于没有心器官的低等生物怎么解释。更好的解释是这里的心是心的原始意思——能量。心主神明等于能量决定生命,没有能量没有生命。有时你会听到心阳上亢,这不是说心器官怎样怎样,而是说代谢过旺。这样的人脸色红,不怕冷,脸上疙瘩多(因为代谢的废物来不及移走)。
  有关五脏和五色将在第四节如何看病中展开。
  这节最主要讲了五行、五脏及五脏器官的秩序。就是先有五行再有五脏,先有五脏再有五脏器官。这个秩序非常重要,是鉴别中西医的试金石。对此将用下面整个一节说明。

  阴阳五行正解
  用科学来解释阴阳五行,大家认为对否?
  阴阳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更侧重于代表事物的变化方向。
  五行是相生相克理论,讲的是事物如何变化、变化的条件。
  以化学为例,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如果将生成盐的方向定为阳,则盐分解为酸、减的方向为阴。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盐是相生的结果。酸克碱的碱性,碱克酸的酸性,酸碱性的消失是相克的结果。盐在电极作用下“盐性”消失,可以产生酸碱。而利用酸碱盐的性质人们又可以制造出电池。
  中国古人没有现代科学知识,也没有精确的实验可以分析,但却用智慧根据大量现象提炼出反映事物的普遍规律,因此我认为阴阳五行是古人的伟大发现。
  我认为从科学的角度看阴阳五行是比较困难的,但反过来从阴阳五行看科学确实简易,其实这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中分类归纳思维的特点,加上五行相生相克的逻辑推理模式就形成了完整的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演绎思维的特征。所以说中华文化内在的逻辑体系(即阴阳五行论)是即归纳又演绎的思维模式。这是与西方逻辑学中一方面依赖拉丁语系的固有语法结构(主要利用来确定语义的归一性),而另一方面依赖符号规则的逻辑推理模型,是大不相同的。体现了中华逻辑学的简易、变易、不易的本质特征。
  从阴阳五行看科学可以归纳如下:
  科学可以归为三类相互独立的集合元素,即阴(反物质)、太极(自然物质)、阳(正物质),而自然物质又可以是偏阴、中性、偏阳三种属性,其实在实用的阴阳体系中(如中医)指的是偏阴、中性、偏阳三种属性,而不是真正的阴阳笼统的概念。
  从阴阳五行应用于科学的角度来看,以化学为例。
  阴阳五行的逻辑演绎规则大家很清楚,就是: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要想将阴阳五行的逻辑演绎规则应用于化学研究,首先就要作好五行归类的工作,比如:
  木类:纤维素等一大类中性有机化合物
  火类:碱等和一大类阳性有机化合物
  土类:盐等和一大类中性有机化合物
  金类:单质金属和碱土金属
  水类:酸等和一大类阴性有机化合物
  有了上述分类就不难演绎一些化学反应的规则了,比如:
  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就是:水(酸)克火(碱)的应用生成盐(土)和水(土类)。(特别注意:传统意义上的水其实归于土类,因其偏中性的性质)。
  至于盐水电解生成酸和碱,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中隐含着火的作用(电)和金的作用(电极是金属制造的),实际上是:火(电)克金(金属电极)生成金属阴阳离子(正电极和负电极离子),土(盐)与阳金(金属阳离子)生成火(碱=金属阳离子盐配合物),土(水)与阴金(金属阴离子)生成水(酸=金属阴离子盐配合物),最后:水(酸=金属阴离子盐配合物)克火(碱=金属阳离子盐配合物)复生成土(水,这是为什么在电解反应中必须有水参与的根本原因)而复配物之间的离子交换和物质状态的变化就可以将酸(生成酸以气体的方式排放)和将碱(生成碱在阴极附近聚集沉淀出来了)。
  把物质分类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方法。
  任何所谓科学的分类都必定是简化和不完备的,否则就不叫发展中的科学了。
  上述的分类只是一种“抛砖引玉”,当然是需要不断完善的。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五分法的分类原则已经足够使用。基本可以保持二进制树型结构的平衡扩展性,因此是最近似的全局替代型分类了。

  三、面向对象的思维方法
  面向对象是最近几十年流行在计算机行业的新名词。大概的意思是编程时,把一个整体分解成许多研究对象,对象和对象通过特定的接口进行交互。一般情况下一个对象不能直接操作另一对象的内部运作。一个对象可以包含许多子对象,子子孙孙一直可以接下去。子对象继承父对象的非私有属性。现在计算机普及,大部分人会用JAVA或VB编个小程序。这里的JAVA或VB就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编程很简单,比如要一个按钮,从菜单上拉一个按钮到需要的地方,然后修改属性(接口)就完成了。但是计算机要完成这个按钮的功能,可能要执行几千步,甚至上万步。那么为什么我们可以如此简单地完成这样的程序呢?因为使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而“按钮”这个特定的对象别人已经做好了,编程者仅仅是为按钮生了个“孩子”。再看看中医理论是怎样面向对象。
  ①、把自然看成最基本的父对象,这个对象有“阴阳五行”的属性,有许多子女,人类是其中之一。
  ②、把人类看成第一代的子对象,他继承了父辈的“阴阳五行”属性,也有许多子女,五脏“心、肝、脾、肺、肾” 是其中五个。
  ③、把五脏看成第二代的子对象,他继承了父辈的“阴阳五行”属性,也有许多子女,最主要的是心器官、肝器官、脾器官、肺器官、肾器官。
  ④、把五脏器官看成第三代的子对象,他继承了父辈的“阴阳五行”属性,也有许多子女,……。
  最好还是不要再生了,从父本的10个状态,到第一代的子对象发展成50个状态,再到第二代的子对象已经有250个状态。这里“阴阳五行”属性作为非私有属性被后代继承。每个子女都有自己的个性,这些个性又被自己的子女继承,因此状态越来越多,辨病也变得复杂。当然人各有志,有人喜欢穷追也不是不可以,那样就成了现在的西医。
  一个中医首先要熟练掌握父对象的属性(自然),其次是第一代子对象(人)的属性;
  一个好中医还要掌握第二代子对象(五脏)的属性;
  一个杰出中医再要掌握第三代子对象(五脏器官)的属性;
  一个中西医再要掌握第四代子对象(五脏器官细胞)的属性。
  一个西医要掌握第四代子对象(五脏器官细胞)的属性;
  一个好西医再要掌握第三代子对象(五脏器官)的属性。
  如果用上面六个评判医师的标准评判,现在的医师是两头多,中间没有。就如同下围棋,一个只会取势的是中医,一个只会缠打的是西医,只有又会取势又会缠打的才是真正的高手。再加一条:一个说中医是文化的人是因为他只掌握了父对象(自然)的属性。
  可以看到中医是先大后小,西医是先小后大。就如第一节说的中医是先有鸡后有蛋,西医是先有蛋后有鸡。由于中医的研究对象是人,不管对象内部怎样复杂,只要接口不变总能医治。如同管理城市,市长并不需要做具体工作,他只要调整政策就够了。城市会在好政策中发展,在坏政策中死亡。人也一样,当发生偏性(生病)时,医生要及时调整“政策”,至于人具体是怎么好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这就是中医,一种面向人类的医学,是面向对象思维方法在医学上的具体体现。当然能搞懂人具体是怎么好的更好,那就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
  有人说中医理论几千年不变,没有发展,那是因为中医理论永远正确。
  为什么说中医理论是永远正确的呢?因为中医是先大后小,从上而下。说的是一些自然界的永恒真理,例如,太阳是温暖明亮的,水遇热成水汽,这种在现代人看来很简单的公理。如果哪天中医理论不再正确,那么太阳不再温暖明亮,水遇热不成水汽,人头立地脚朝天,那时一定海枯石烂,我们都不在了……。

  四、如何看病
  前面介绍了中医基本理论,这一节要说说怎样把理论用于实践。中医治病讲究标本兼治,缓时治本,急时治标。俗话说站的高看得远,中医至上而下,以人体为对象,所以很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而西医则以器官、以局部为对象,很难看到问题的本质。不是西医不想治本,实在是太难了,如同井底的蛤蟆要知道世界比井口大,必须爬到井口。
  中医讲“天人合一”因此中医治病的过程往往可以用自然界的过程比喻。举乙型肝炎为例,西医把治疗对象锁定在肝器官上,但中医不这么认为。在城市的下水道有滤网(带孔的阴井盖),于是有滤网处经常会堵死,那么你是说滤网有问题呢?还是污水中污物太多呢?血液中许多毒素需要经肝脏器官的分解,然后经肾脏器官排出体外。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制造了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需要经肝脏器官的分解,加重了肝脏器官的负担,引起肝脏器官的老化、硬化,这时西医会切除肝脏器官(或部分),于是这些毒素无法分解后排出体外,很快就会导致死亡。中医则相反,越是肝脏器官受损,说明人体更需要,越要补肝脏器官,于是人体内毒素降低,生命得到延长。这里用城市下水道类比了人体内毒素的排泄。下面会经常用一些自然现象进行类比,类比时就不再作特别说明。
  “望问闻切”是中医辨病的基本手段。望五色,问五事,闻五声,切五脉。
  五色是五行的基本色,“金木水火土”对应白青黑红黄。例如某人面色黑而无光,则肾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肾是水脏,管排泄和滋润,废物排不出留在细胞内于是发黑,净水进不了细胞于是无光。前面第二节还有肺白,心红的例子。
  五事是“吃喝拉撒睡”(自编的),也就是聊家常。在聊家常的过程中,医生可以获取许多有用的信息,如喜欢吃什么,喝热的还是冷的,晚上舒服还是白天舒服,哪个季节要犯病等等。大家都知道怀孕的女人特别喜欢吃酸的,这是因为酸是五味中的“木味”,木是能源,喜欢吃酸意味着体内缺能源,或者说营养跟不上。还有痛风病总是在秋冬季发病,那个季节往往干燥,寒冷。如同一些大江大河在冬天断流一样,人体在那时也会缺水,人体的代谢废物(尿酸)无法排出导致痛风。中医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肾为水脏,阳为出,排泄不出就是肾阳不足,肾阳不足导致水系不通,不通则痛;还有些人比天气预报还准确,能知道是否要下雨,那是因为他们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疾病得势不饶人,空气中湿度增加时,患处就痛。所以时间、季节在中医中很重要,并不是极端科学主义者说的算命。
  五声“笑呼呻哭歌”,五志“喜怒恐忧思”能很好地反映一个人的特点。一个人说话时会把自己的“情感”无意间流露出。一个人说话“大呼小叫”,说明他能源(木)太多,空气(金)不够,燃烧不充分。这样的人是肝阳上亢。这里的“大呼小叫”就是“怒”。所以中医说肝阳上亢的人善怒。如果空气充足,燃烧充分,能量(心)足,这人就会笑声欢语,滔滔不绝说个没完,所以心火旺的人善喜。如果水压制了火,那么这人就少气懒言(呻),胆小怕事(恐)。如果能源(木)不够,空气(金)太多,燃烧后热量不够,空气多余,这些带有多余空(氧)气的血液回流到肺器官时,为了保证血液的新鲜同样要换气,这种换气同正常的换气不同,人们可以听到叹息声,重一点就是抽泣,再重一点就是哭。这种现象在婴儿中特别明显,孩子饿了(能源不够)就会哭,哭又增加了换气量,结果哭得更厉害。所以肺金过多就会忧愁叹息。脾声“歌”古时的意思同“咏”《说文》,说话时音拖得较长,每句话都会考虑一下,我们现在有一句很好的俗语“打官腔”很好地描述了脾土过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这些人吃得过多过好导致的。
  五脉指心脉、肝脉、肺脉、肾脉和脾脉,有关具体切脉将在下节展开。这里我们只要知道切脉的目的也是为了鉴别五行的过多和不足。
  中医除了“望闻问切”还有许多其他手段判别五行的平衡。其中“五臭”常用,这里“臭”读嗅,意思也是嗅。我们现在用鼻称为“闻”,用耳称为“听”;古时用鼻称为“臭”,用耳称为“闻”。有些人口臭;大部分老人有腐臭,有些地方称为老人味。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体味判断病人的五行平衡状态。这同西医用化验的方法有些类同,例如有“老人味”的人其血液化验的肾功能一定不好。这些人的代谢废物排不出,所以就有“五行”中的肾气味——“腐”味。还有肝臊,心焦,脾香,肺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例如我们常说“血腥味”其实就是“肺腥”。
  一个好的中医医生通过“望问闻切”能判别病人那一方面过多或不足。并在病人自己没感觉到哪有问题时,已经知道病人将会得什么病,这就是“治未病”。而西医(也包括现在大部分科班中医)则需要病灶确实存在可见时,才能判病治疗,这叫“治已病”。所以一个好中医不是不愿用CT等高科技手段,实在是这些高科技手段有事后诸葛的意味。
  通过“望问闻切”辨病后,要治病。如前面所述,中医并不关心病是怎么好的,医生只给病人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真正治好病的是病人自己千百万年进化的人体。人类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那些有自愈能力的人留了下来,那些没有自愈能力的人被淘汰。于是现在的人不仅可以抵抗人类已知的细菌、病毒,而且可以抵抗未知的,自然界一切细菌、病毒。至于人体是杀死病毒还是赶出病毒根本不需要医生考虑。现在许多“中医师”研究中药,说某药有杀菌作用显然有违中医治病原理。特别是在器皿中能杀菌不一定能在人体内杀菌,更何况被杀死的细菌尸体同样对人体有害,有时可能害处更大,那是因为人体能够排出细菌的代谢废物,却不能排出细菌尸体。
  为了给病人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中医用“五味”,“酸甜苦辣咸”,调整政策。五味是自然界万物的属性之一,虽然大部分物质的口味与五味相符,但口味和五味并不是一回事。这是因为口味是用舌头尝出来的,而五味是治病实践尝出来的。这里自然界万物包括自然的动植物和矿物,也包括人类加工的产物。酒是最早的“人工药”。那些把中药等同自然药显然又背中医理论和中医历史。一个好的中医往往能够因陋就简,随手应用身边的物品入药治病,不管该物是天生的还是人工的。
  安慰剂,一种被西医认为不是药的东西,常被用于做药品对比试验。但是在中医看来它也是自然界的成员之一,所以也是一味药。很显然安慰剂是治疗“五志”偏性的最佳良药。
  现在再看中医辨病是不是简单呢?中医治病是不是简单呢?确实简单,但是也有难的,难在要记住自然万物的药性——“五味”。

  五、现代医学对血液流动的错误认识
  自从解剖引入医学,人们看到了心脏在人体血液循环中的重要地位。从古希腊的医生、解剖学派创始人赫罗菲拉斯(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所写的《论解剖学》到哈维在1628年出版的《心血运动论》,人们对血液运动的方式方法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一认识从1628一直延续至今。俗话说眼见为实,当人们看到心脏的跳动,血在血管内流动就再也不怀疑这样的结论——心脏是一个血泵,它从静脉吸入血然后泵入动脉。动脉有很好的弹性,血压高时被扩张,血压低时恢复。
  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论,那么在心脏(泵)的出口一定压力最高,而在心脏(泵)的进口一定压力最低。在血液流动的路径上压力应该介于出口压力和进口压力之间。
  但是事实怎样呢?当我们测量血压时,不管是在主动脉、手臂处还是在手腕处,我们测得的血压都是基本相同,甚至高端更高。也就是说血液流过血管时根本没有降低血压。也许有人会说血管粗,压降不明显。且不说手指的细血管,就是用手臂的血管做一个实验,没有几百个毫米汞柱别想让血液好好地流起来。
  除了血压还有脉搏(血压的压差)。在心脏出口有脉动很正常,但是随着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其脉动应该逐渐减弱。但事实是离心脏越近越弱。这违背常理。我们可以把一小段血管看成一个流阻R和一个容器C,一大段血管就是许多小段的累加。于是我们有血管出口处血压Po(t)、血管入口处血压Pi(t)的关系。
  Po(t)=e-t/(RC)Pi(t) (公式在这里不好写)
  如果血管足够长,那么在血管出口处就量不到脉搏,只能测到平均压力。动脉弹性越好脉搏衰减越快。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动脉脉搏离心脏越近越弱,从升主动脉的40mmHg到股动脉的60mmHg,这一现象违背了自然规律。虽然现在的解释是因为血液的回折,但是回折的血液能加强脉搏也能减弱脉搏,在距离返折点半波长的地方是加强,全波长的地方是减弱。所以这种解释不能令人信服。
  2、为什么当血液在直径小于0。2-0。3mm的微动脉内流动时,则随着血管口径的进一步变小,血液粘滞度也变低。西医认为这一现象产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3、为什么截肢人员在心跳不变的情况下,血压不会升高?心跳不变,心脏的排血流量不变,用血回路少了,血压必然升高。
  4、为什么血透病人做血管内瘘(桡动脉及其相邻的静脉在皮下作一吻合术)的那个手不会缺血?动、静脉短接后,动脉血压下降,静脉血压上升,两者的压差消失,搭桥附近的微血管内就没有血液流动,组织就会坏死,但事实没有这样。
  5、为什么血管内瘘的脉搏频率远高于心跳频率?按照现有理论,全身脉搏只有一个频率,这个频率等于心跳频率。
  6、为什么当你的手指被割破时,有时会感到手指的血管在跳?手指割破出血,血压就没有了,怎么还会跳呢。
  7、为什么我们的心脏有2个心房、2个心室?如果人类的心脏仅仅为了推动血液流动,完全可以象鱼一样用1个心房、1个心室就可以了,何必要多一套。这个问题找了一些资料没找到答案。
  问题还有许多,于是不得不提出质疑。
  这里我提出血管自主收缩和自主扩张推动血液流动。
  人类在长长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各个不同阶段。最初是软体动物,然后是鱼类,再后上岸变成蛙类,再后变成用肺呼吸的动物。软体动物没有心脏,但血(体)液一样向着一个方向流动,这种流动是靠“血管”的自主收缩和自主扩张,以蠕动的方式完成。到了鱼类进化出1个心房1个心室的心脏,并且有了鳃。当进化到用肺呼吸的动物时心脏成了2个心房2个心室,这里似乎发现心脏是为了呼吸而不是为了血液的流动。在下面将具体阐明心脏就是为了呼吸而存在。
  人类进化了,是不是人类的血管也进化成没有自主收缩和自主扩张的能力了呢?如果说不能自主收缩和自主扩张,那么就是现在人们普遍认识的那样了,就有了前面的“为什么”和不符合流体力学的质疑;如果说还能自主收缩和自主扩张,那么前面提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这里引入电子学中的参量放大器概念,还是把一小段血管看成一个流阻R和一个容器C,一大段血管就是许多小段的累加,这里的R和C是一对自主变量,正常情况下它们的变化周期和心跳同频,当入血时,C自主扩大形成抽吸作用。当出血时,C自主收缩形成挤压作用。这样血流就一路上不断补充能量。就如同一个放大器。现在可以解答上面的“为什么”。
  为什么动脉脉搏离心脏越近越弱,越远越强?那是因为血压被血管放大了。
  为什么当血液在直径小于0。2-0。3mm的微动脉内流动时,则随着血管口径的进一步变小,血液粘滞度也变低?其实血液粘滞度没变,是血管推动了血液,靠管壁近的反而跑得快了。而在大血管内这种附面层效果感觉不出。
  为什么截肢人员在心跳不变的情况下,血压不会升高?因为血压和血流量没有直接关系。血压受血管自主缩放控制,血流量受心脏控制。
  为什么血透病人做血管内瘘的那个手不会缺血?因为小动脉,微动脉一样能从失压的动脉血管中抽出血,加压后给周围组织。
  为什么血管内瘘的脉搏频率远高于心跳频率?因为血管内瘘的流量增加很多,为了维持血压,血管只有增加缩放次数才能满足。
  为什么当你的手指被割破时,有时会感到手指的血管在跳?那是血管为了失血组织的供血加强了血管自主缩放。
  既然没有心脏血液也能流动,为什么还要心脏呢?软体动物没有心脏,它的呼吸是通过表皮进行,由于软体动物运动很少,有些一生固定在一个地方,有些随波逐流。耗氧量极微,表皮呼吸就能满足。
  随着进化进程的发展,慢慢地表皮呼吸不能满足了,就出现了鳃。鳃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积。为了增加面积,也为了气体交换的方便,“大自然”不得不牺牲血管壁的厚度。于是鳃血管不具备自主缩放能力,或自主缩放能力很弱。为了让血液流过鳃,鳃前面的血管缩放功能被加强,逐步演变成心脏。由于鱼的血压会随环境的压力变化而变化,所以它的心脏只要1心房1心室就够了。这样的心脏能保证流过鳃的血压略大于环境。
  进一步的进化有了肺,陆上呼吸用肺。和鱼类一样,要有一个心脏把血送入肺,压力不能大,不能小。大了会导致呼吸膜(肺泡?毛细血管膜)出血,小了没法呼吸。由于人类不同于鱼类,血压不能随环境变化,而是固定在一个较高的数值以便于供给组织养分。这样在肺的出口不得不再用一组心房心室把血压升高,同时阻止高压血回流到肺,于是我们人类就有两个心房、两个心室。
  为了能使血液在血管内畅通流动,各个部分的血管必须有序地收缩、扩张。必须要有一套精密的控制系统控制着血管有序地收缩、扩张。(当然这套控制系统还控制其他。)控制系统发出的信息就是“气”,一种能量。至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并不重要。
  现在再来理解古人的“气阻血淤”就不难了,因为控制血管的信息受阻,血管不能有序地收缩或扩张,所以血流就不畅。
  再来看看古人的“人无气不活”,现在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可以和它对应“计算机无软件不工作”。原来“气”就是人体的软件,前面说的信息和能量是人体的软件与人体的硬件交互时被我们捕获的蛛丝马迹。在这个计算机年代软件的重要性已经不用我说了。
  随便你把“气”看成软件或信息和能量对我们理解中医理论都没有影响。各位可以自己去联想。

  六、切脉告诉我们什么
  有了上一小节的预备知识我们就可以说“脉”了。现在我们知道动脉脉搏和心脏没有直接联系,全身的动脉脉搏也不一样。那么脉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因为我们切脉是感觉一小段动脉的脉动情况,所以我们的分析对象是一小段动脉,在它的入口和出口有血压;有这段血管因“气”而动的信息。我们把一个脉动周期分成5个阶段(由于贴图麻烦只能用文字描述),第1段是低压段,第2段上升段,第3段高压段,第4段下降段,第5段回到低压段。于是可以感受到
  1、阳脉和阴脉在时间上的比例,中压(高压和低压的中间值)以上为阳脉,以下为阴脉。
  2、各小段在时间上占整个周期的比例。
  3、周期和波长。
  当你轻度按脉能感觉到第2段的尾、第3段及第4段的头;中度按脉能感觉第2段和第4段;重按脉能感觉到第1段、第5段、第2段的头及第4段的尾。
  第1、5段时间比例大称为“石”;第2段时间比例大称为“弦”;第3段时间比例大称为“钩”;第4段时间比例大称为“毛”。
  “石”是硬的意思,就是大部分时间没脉动。
  “弦”是动的意思,指开始感到脉动。
  “钩”是弯曲的意思,指脉动已到最大。
  “毛”是细碎的意思,指脉动逐渐变小。
  前面说了脉有五脉,这是天人合一,人脉合一的结果。也是面向对象思维方法在切脉中的体现。具体表现在:第1段肾脉反映收藏,营养的积累,这时细胞内压力大于血压,细胞代谢处于惰性状态;第2段肝脉反映能量的生成,这时血压渐渐地超过细胞内压力,血中营养成分开始慢慢地进入细胞;第3段心脉反映能量的利用,这段时间细胞内该发生的代谢反应都已发生,并且由于代谢废物的增加制约了代谢的进一步深入;第4段肺脉反映能量利用程度,这段时间血压降低,细胞开始向外排放代谢废物;第5段肾脉反映代谢废物排除能力。
  感知血管主动信息外,还需要感知进入血管和排出血管的信息。于是我们用三个手指切脉。如果进入血管流量不足,而出口阻力较大,血管又猛烈跳动,这样的脉称为“浮大”; 如果进入血管流量充足则称为“洪大”。如果进入血管流量不足,而出口阻力又较小,加上血管猛烈跳动,这样的脉称为“芤脉”。
  看得出切脉反映的是人体细胞的代谢信息和气血的信息。那么它又是怎样反映五藏器官的呢?这是因为五脉是从五脏继承而来,而五脏器官也是从五脏继承而来,所以他们是亲兄弟。如果五脏出了问题,那么五脏的子女都会继承父辈的问题。例如肾器官不好,代谢废物排不出,于是第5段就降不下来。这样的病人另一个特征是浮肿。

  七、也说《伤寒》
  当今大部分人们都认为中医治病慢,一般的伤风感冒就不请中医了。这节要说的就是中医不仅治当今的疑难病,也治常见的伤风感冒,并且疗效快捷。通常伤风感冒不治疗有一周左右的症状期。如果去医院遇上黑心医生花上几百上千元,结果还是一周病程;要是遇上好心西医生会告诉你西医没药,回家多喝水、多休息。这样也许3天就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西医知道治疗感冒没有特效药,抗生素用了也是白搭。喝水是补充出汗失去的水分,休息是增加人体抗病能力。而中医就在这人体抗病能力上作了文章,使得一般的伤风感冒只要半天到一天时间就能痊愈。
  要治疗伤风感冒一定得说《伤寒》,在该书中的第一个方子称为“桂枝汤”。通过剖析这个方子可以看到中医是怎样用药治病,并减少药副作用。
  伤风就是被风伤着了,风是中医归纳的六种外部致病因素之一,我们大家都有经验在寒风中待久了就会生病。这类病主要是风夹带其他致病因素,如寒、湿、署、燥、火等引起。这里风就如同载体。载着寒就是风寒,载着湿就是风湿。在《伤寒》中把这类由风为主引起的病归类为太阳病,其特点是脉浮,就如同自然中风的特性一样。
  我们现在用“类”来归类,古时“类”是一个贬义词,用于形容畜生的种类,不登大雅之堂。而在学术上的分类用“经”。例如:《诗经》都是诗的书;《三字经》都是三个字一句的书;《道德经》讲道的书。在《伤寒》中把各种病分成6大类,也就是六经。现在人们把这六经理解成人体的经络,实在是对古人(语言)的无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开篇时强调的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古人的位置去理解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六经而不是七经、八经呢?这和古人用数的习惯有关,古人总是用“一而再、再而三”的方法,也就是数到三,于是三阴三阳得六。六之外怎么办?在《伤寒》中加了个杂病;在经络中加了个奇经八脉。
  作为科普文章解释到这里应该够了,可以切回本节主题。但是对于读过《伤寒》的人一定还会问,六经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什么?古人把一天分成白天和黑夜,然后用数到三的方法再把白天分成三份,黑夜三份。阳明是一天中最亮的时段,是中午;厥阴是一天中最暗的时段,是子夜;少阳是上午;太阳是下午;少阴是傍晚;太阴是凌晨。说透了就是6个序数词。我们现在习惯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编号,但那时没有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人们编号除了用“一、二、三”和天支地干外,对于这种循环编号就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里“太阳”是形容词“太”和名词“阳”的组合,“太”就是老了的意思。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夕阳”,大概是在下午的2点到6点。好了,其他类推不再深入了,转回主题。
  太阳病,也可以说太阳经病或1号病,为什么在《伤寒》中把太阳病放在最前面说呢?这是因为太阳病最为普遍。太阳病既然是“风”引起治当“却风”,把“风”赶出人体。我们需要内紧外松,把出路打开,由于“风”的特性是动(走串),有了出路它自己会跑出人体。作为一个进化了几百万年的生物,人类能够自动形成这种内紧外松的机能——发热,如果伤风不严重,人体就会很快恢复;但如果伤得较重,就需要用药帮助人体恢复。特别是风夹寒时,因为“寒”会导致人体毛孔紧闭,以至于“风”无路可出。“解表”是解开体表的意思,有“解表”功能的药称为解表药。“桂枝汤”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是最常用的解表药方。其主药桂枝有很好解表固里作用,但它有“辛热”的副作用;于是用另一味解表药“芍药”来中和桂枝的副作用同时又加强了解表的作用。芍药有苦酸寒的特性,其酸中和桂枝的辛;其苦寒抵消桂枝的热。 解表药如同门童,开门时自己必须站稳,所以“桂枝汤”中加入甘草用于稳定解表药的“重心”,(有点类似西医的缓释剂)使药力持久平稳。原本3味药已经够了,但是药对胃有较强的刺激,服后易呕,所以又加入既能解表又能制呕的生姜,和护胃的大枣。一副药,药味虽少却药效专,四平八稳不留副作用。
  这里可以看到中医在伤风治疗用药上仅仅是解表,但是伤风的同时还会“伤寒”、“伤湿”等。为什么古人用药仅仅是解表呢?这就是古人比现在的“科班中医”聪明的地方。现在我们都学辨证论,知道矛盾总是成对出现。古人也知道,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说法。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另一个说法就是阴阳必须成对存在,无任是人体还是致病的淫邪。风寒暑湿不能单独成立。表解则孤寒、孤湿不能继续生存而病愈。但是现在的科班不学古文;不学经典,却学病毒。好好的“桂枝汤”加些具有抗病毒的“中药”,例如板兰根、金银花等寒性药,以为这样就是中西结合,真是不伦不类。原本桂枝汤可用于风寒、风湿、风热(暑),这一加就只能用于风热了;用于风寒加重人体负担;用于风湿可就严重了,本来风去孤湿不长,这下湿得药寒形成一对新的致病因素——寒湿,于是病的性质发生质变。古人把这类质变称为“传”。一个好中医总能抓住主症和次症,阻止“传”的发生。当然有时无法阻止,他也会知道下一步是什么类型该怎么治疗。有时可以有选择地让病传成指定类型,例如“湿”可以传成“湿寒”,也可以传成“湿热”。
  前面讲的是正常人有“发热”的自解表反应。如果一个非正常人,或因为医生的误治导致解表无法正常进行,风出不去在体内乱串,由表入里。这时会获得相对平衡,人也不发烧,主要症状都消失。这是人体没有抵抗能力向病邪投降的结果。但由此埋下了今后大病的种子。
  再来看看黑心“西医”是怎样收了钱还害了人。花钱不用说了,说说治病。伤风感冒西医称为上呼吸道感染,除了极少部分是由已知细菌导致外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而现在的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对病毒无效。挂水时,低于体温的药水就如同“寒湿”致病因素,这里成为疾病的帮凶,强迫人体向疾病投降,于是体温降了。但是人体不是那么轻易就认输的,于是第二天借环境的帮助,在中午阳气足的时候向疾病发起攻击,体温再次上升。如果病人又去挂水,如此反复几次人体就彻底投降了。这样的病人如果是小孩,6岁后必发哮喘。这也是为什么在西医进入中国前几乎没有哮喘,而现在哮喘儿童达三成的原因。

  八、经络
  经络在中医中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但是经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这个“找”包括目前能用的物理和化学手段,于是有许多人怀疑它的存在。这里我不能说我找到了经络,而是指出人们在寻找经络时的误区。
  完整的说经络应该分成两部分,一是穴位,二是连接这些穴位与人体的信息通道——经络线。穴位虽看不到,但能感觉到,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得到大家的认同。所以这里不说穴位只说经络线。
  经络线是古人的助记线。正确的说,现在我们用的经络线是宋朝以后人们的助记线。
  为什么要用宋朝来划分呢?这是因为宋朝有个针灸铜人,身上标有经络线。
  在《内经》中“经络论篇第五十七”是这样描写经络的: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帝曰:善。
  皇帝问“络脉可以看见,颜色有青、黄、赤、白、黑不同”。这说明经络是可见的,是有颜色的,而不是现在人们理解的那样找不到,看不见。经的颜色是固定的;络的颜色是在变的。冷的时候因为凝泣所以是青黑色;热的时候因为淖泽所以颜色黄赤。冬天我们看到我们的四肢因为血管收缩而变得青黑,夏天则血管扩张而变得红润。
  先说宋朝前。在《内经》中有“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意思说人体的穴位和孙络联;另外《内经》还说“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在前面第6节说脉时已经说过,“气”是血管自主收缩扩张的(指令)信息。中医有气到血到说法。春天气到经脉,夏天气到孙络,长夏气到肌肉,秋天气到皮肤,冬天气又回到骨髓。沿着气行进的路线有:皮肤连着肌肉,肌肉连着孙络,孙络连着经脉。这说明经络位于肌肉和血脉之间。
  再看病邪的侵入。《内经》还说“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 现在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出经络位于肌肉和脉之间。具体是:皮肤——肌肉——孙络——大络——经——脉——血
  这就是《内经》告诉我们的经络。
  如果我们用现代知识对比,不难发现“络”是毛细血管,而“经”是微血管。古人看不到毛细血管和微血管,但是他们通过和大自然的类比,创立了经络。(这里再次证明类比在中医中的重要和正确。)而西医发现毛细血管和微血管是在发明了显微镜之后,比中医晚了几千年。再从字面上看“络”是指布边缠绕絮絮,是织布时经线最后残留的尾巴。所以无论从古文中描述的情况还是字面上看都说明经络是毛细血管和微血管。
  再从功能上看《内经》是怎么说经络的。
  帝曰:余愿闻其故?岐伯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脏。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其中“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和“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直接点明了经络和气血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经络会和古时的经络大相径庭呢?这得怪罪宋朝针灸铜人。由于人身上有几百个穴位,学习、记忆、定位非常不变,需要归类总结。上一节已经说过了古人分类用“经”,于是按照五脏功能、三阴三阳、上(手)和下(足)为名归成12类,多出来的放入奇经八脉。例如“足太阴肺经”其实就是“足太阴肺类”。这些穴位散布在人体全身学习记忆非常不方便,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同类穴位用不同的颜色用线联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宋铜人诞生了。这种记忆定位的方法在现代许多行业都在使用。例如在电子行业有一种布线工作,设计人员会打出一张连线图,上面标有接点位置、接点号和联线,然后会有一根索引线从1号接点按顺序联到最后一个号。也就是现在的经络是人们为了学习、记忆、定位而设想的虚拟经络,是几条人为的助记线。接下来的证明也说明现在的经络是不存在的。
  证明:假设现在的经络存在,并且很重要。如果经络严重受损会危及生命。
  按照宋铜人的经络线,它分布在人体的表面,连接着各个穴位,并且是点到点的连接。也就是只要一处经络被切断,整根经络都不通。大家知道人体的表皮(包括肌肉)最容易受伤,一旦受伤就同时伤及经络,而经络又是那么的重要以至于伤及经络就有生命危险。于是人的寿命大为缩短。从进化论我们知道这样的生物很难生存并繁衍后代。因为他们太容易死亡。所以我们的假设是错误的。或者说现在人们说的经络是不存在的。
  到现在为止应该已经说清了经络的情况,也就是我们现代人们把分类的“经”和经络的“经”混在一起了,以至于忘了经络的原本意义。现在还有没有人想要在人身上找分类的“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