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综艺(责编 山城子、卢兆玉)
o文苑
#谁说厅里没有花 / 山东 四面八方
十一月下旬了,高贵的六角还没飞来,尽管室外温度已经做好了接纳的准备。 咱总不能不自觉把,也得尽快倒腾出本该属于飘雪的院落。于是,趁今天这个好时光忙乎了大半天,先是去义乌市场购来两个大花架,组装进大厅里,又把已经在院里摆了八个多月的那些大大小小花盆和花儿,进行了一番筛选和修整,再按次序排放在花架上面后,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咱家养的花色品种并不多,更谈不上名贵,差不多都是些自个儿会奋斗,少虫灾,即抗涝又耐干旱的品种,施肥无多无少,只要隔三差五给他碗水就可以生长。如:仙人掌、仙人球、令箭荷花、昙花、麒麟、芦荟、绿萝、观音竹、黑王子、树木盆景等。 别瞧不上这些以观叶为主的花种,对我来说是心满意足,打本心底里喜欢。 你看我这盆景奇特不?是由两棵不同的“榕树”——小叶榕和人参榕嫁接在一起的,经过几年的“抑”长“护”短和修剪,小叶榕和人参榕已经看不出谁是“本”谁是“穗”了。但愿他们能够在我的照料下,“相濡以沫”,直至“携手到老”。 这一天,邻居又来我家闲聊,赏了半天刚搬进屋不久的“绿色长廊”,当然少不了几句奉承,临走时却说:“你养的是花吗?……,我怎么一朵花的影子也没看见?且不说‘五颜六色’,‘色彩缤纷’,就连那‘万绿丛中一点红’也难寻吧?” 呵呵,可不是吗,我养的这些所谓”花”,几乎都是开在春夏秋,甚至有的压根儿就不是观花的。如果非要“强词夺理”,说点颜色的不同的话,也只能用浅绿、深绿或墨绿等字眼来区别。 的确,我特喜欢绿色,对那些只能花艳一时的花种不那么看重。有歌词道: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所以嘛,倒不如多摆些可以四季常青的,每当闲来无事,便可来个孤芳自赏。 人老了吧!邻居的一个玩笑,一时的我竟没反应过来,哑口无言。倒是孙子踮起脚尖,用尽吃奶的力气从架上搬下一个盆,冲着邻居爷爷说:“谁说没有花,谁说没有花!你看这是啥?” 原来,孙子听了邻居爷爷的说法有点不服气了,他一眼看到了那盆茉莉刚好长出几个花骨朵儿,试图以此来证明我家也有“花儿”。 咯噔,我和邻居先是一阵尴尬,又看了看孙儿那双淳朴中闪出聪颖、稚气的大眼睛,不约而同,伸手去抚摸孙儿那红扑扑的脸蛋。
#江都民间传说 二呆子 / 庄晓明
很早以前,江都东乡出过一个有名的二呆子,呆人呆福,最后甚至成了驸马,为国立了功。 那时,北方的番兵不时南侵,劫掠中原,朝廷派出的军队屡战屡败,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只得向天下张贴皇榜,征召能战胜番兵之人,并许诺,敢于揭榜者,可成为当朝驸马。江都东乡的墙上,自然也出现了皇榜,围观者人头簇动,充满渴望,但最终又都是摇头叹息而去。眼见三天的期限将到,却始终无人敢于揭榜,守榜的卫士不免有些心焦。就在即将绝望时,皇榜前匆匆走来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须发若刺猬,尤其一双大眼,仿佛茫然无视,又仿佛望着很远的地方,显得深不可测。此人正是二呆子,他急着要上茅厕,四处寻手纸,见了皇榜,张手就揭。 总算等到高人了!守榜的卫士喜出望外,呼啦一下拥住二呆子,就要还朝。二呆子急了,忙推说榜上的字“一个字不认识”,卫士们哪里听得进,“一个字不认识”算什么,我们一大半字不认识呢!不由分说,就把二呆子给带走了。 二呆子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到了京城,成了驸马,入了洞房。洞房里,二呆子焦急地对公主说:“庄上的人都叫我二呆子,皇榜上的字我一个也不认识!他们弄错了。”公主大惊失色,问了二呆子几个国际国内形势问题,二呆子基本都答错了。公主不由暗暗叫苦,忙跑到父皇那儿,述说了此事。皇帝楞了一下,也没有好办法,说这是政治大事,弄不好会影响国际形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公主无奈,连夜教了二呆子一些上朝的基本礼仪,并告知第二天大臣们可能要提问的一些重大问题,第一个提问,一般都是盘古开天辟地的事。谁知二呆子怎么也记不住“盘古”这两个字,公主急中生智,把一个盘子装在二呆子胸前,届时好提醒。 第二天上朝,朝堂的威严,一道道礼仪,早把二呆子吓得小腿肚发软,好在有公主领着,总算混了过去。进议政大殿时,二呆子心虚,不小心被门槛绊了个大跟头,趴在地上,把胸前的盘子也摔碎了。待各就各位,大臣们的第一个提问,果然是:“开天辟地是何人?”二呆子不由望了望公主,公主拍了拍胸口,二呆子也随着拍了拍胸口,脱口而出:“碎盘子!”众大臣一愣,面面相觑,公主难堪地转过头去。谁知二呆子受此一惊,竟然醒了一会儿:“你们知道盘古的父亲是谁吗?是碎盘子,开天辟地怎能忘了老父亲!”龙椅上的皇帝不由点了点头,众大臣更是暗自吃惊,驸马居然知道盘古的父亲,果然才高八斗,深不可测,他们不敢再问,害怕露了自己的浅薄。二呆子就这么在一片欢呼声中,鞭炮声中,挂帅出征了。 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番王这一次对战争的理解与以往有所不同,他对马背上的连连胜利已感到不过瘾了,他要在个人智慧上,这汉人根深蒂固的傲慢之域,也成为一个胜利者,彻底征服汉人。于是,他在两军之间的空地上,筑了个高台,提议由两军主帅在上面斗智,以决战场胜负。到了对决的时间,番王毫不客气地先行登台,待坐定后,他只觉得对方阵中一阵骚动,走出一个五大三粗,须发伸张如刺猬的大汉,视死如归地向高台这边走来。番王不由暗忖,这与以往书生气的对手有所不同,得小心些。待此人登台,入座,只见他瞪着一双牛眼,直对着自己,仿佛茫然无视,又仿佛望着很远的地方,显得深不可测。这是要来“对眼战”?与豺狼虎豹对视我都不怕,这算什么,番王便也瞪起两眼,与二呆子对视起来。 谁知这么对视了三个时辰,二呆子依然坐着纹丝不动,眼睛也不眨一下,番王终于支撑不住了,中原的气温早使得他汗流浃背,只听得他怪叫了一声:“第二阵,看我的!”番王突然伸出一指,二呆子果断竖起二指;番王又伸出三指,二呆子马上展出五指;番王显得有些气急败坏,用手臂猛地划了个大弧,只见二呆子镇定自若,对着弧心捣出一只拳头。番王大惊,双手一拱,离开了高台,喝令手下马上退兵。手下不解,问为什么?番王解释说,中原出了个奇才,全知我心,实在斗不过他。刚才“斗无声”:我伸出一指,说天下只能有一主,他回了个二指,说天下可以容二主;我伸出三指,赞自己有三皇之威,他展出五个指头,称他有五帝之尊;我用手臂一划,说天下应归我番邦,他却拳头一进,说将直捣我方黄龙。算了,赶快退兵,免得后方有虞。 二呆子不战而屈番人之兵,得胜还朝,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领了皇帝的奖金,又犒赏三军之后,二呆子回到公主的房间。公主娇羞着脸,问二呆子怎么得胜的?二呆子从容不迫地说到,番王出了一个指头,我想二比一大,就出了两个指头;番王出了三个指头,明明是猜拳,我就出了一个最喜欢的魁五手,伸出五个指头;番王用手臂使劲划了一个弧,说是他尿尿的弧线,我就出了一个拳头,让我来捣烂泥。 公主咯咯地笑着,和二呆子上了床。
#2017年10月20日——11月8日徽州行 / 觅雪嫦晴——面对真山真水
旅游之于我已经成了生活中的常态,一段时间要是不出去走走心里就会感觉空落落的。老巢在天津确常驻北京,对于大都市的拥堵和雾霾已是见怪不怪了。常常会有把自己抛给大自然的冲动。其实旅游不止是游山玩水,更多的是在真山真水的游玩中,感受自然、历史、人文的东西渗入其中的那种怡然自得的快乐。 这次五人出行,有资深古诗词大家赵连珠老师;有《汉诗界》总编付国栋老师;还有唱功绝不输给大歌唱家的歌者司机谭兆乾老师;我和付老师的夫人,一对旅行好搭档,曾多次一起出行,可谓配合默契。我们曾一起去欧洲、去俄罗斯、去江南等地,多是自由行。 要知道与这些文人雅士一起出行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一路上我们是欢歌笑语,伴着诗词吟咏,还时不时的有小品段子表演。每到一个景点就有歌声和诗词吟诵出来。这不我们刚踏上旅途,赵连珠老师的一首:“题金秋江南自驾游”就给我这次旅行拉开了帷幕,“一别烟尘七二沽,轻车歌韵乐何如?此番又做江南客,賒得江南旧梦无?”一个“又做江南客”说明我们不是第一次畅游江南了。 我们第一站就首先拜谒李白墓地,赵连珠老师的一首:“当涂谒太白墓”写出了我们当时的心情,“陵墓萧森动客心,荷残竹老带秋痕。临风我酹三杯酒,来吊诗仙千古魂。”我们的旅行因为这些诗歌而增色。 一路上有这样几位才华横溢的老师,不时在我的脑海里灌进不少钩沉发微的诗词话语。随着不停地参观历史遗迹,他们在自己丰富的知识宝库里就那么轻轻一抖,就会有一连串的历史鳞片,落尽我的旅游行囊中,让我饱览名山大川的同事又收获很多知识,我要感谢几位同游的老师。 我们此次出游,首先是目的明确,尽量游那些原始的自然的景观,尽量游真山真水,历史遗迹,而古建筑是最主要的一个参观项目。我们仅仅在徽州那片古老的土地上就行走寻觅了十二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原生态大自然的真身,倾听到的是大自然本真发出的声音。我们抛开了导游的絮叨,走上一条完全意义上的自助游的线路。比如我们之所以要走进阳产土楼,就是在旅途中听到朋友的介绍临时决定前往的,去阳产土楼的路非常狭窄非常惊险,想不到吧!我们开车上去时竟然连手机导航都失灵了,导航把我们一车五人导进了荒山野岭,再往前开都没有路可走了,这让我们感到有些困惑。 但我们绝不沮丧,还开玩笑说是手机进水了。我们断定手机导航失灵是因为我们走出了通讯信号覆盖区。这反倒让我们意外看到了大自然从未示人的惊人美景。面对原始山林我们没有一丝惆怅,并为意外欣赏到的美景而沾沾自喜。感谢错误的导航,唯此才让我们有了另一番感悟和经历,其实旅行的途中,特别是自驾游,无论遇到什么风景这都是缘。 当我们调整方向开车再上土楼时,感觉其实真是一次冒险,道路只允许一辆车开过,如果对面有车过来那是绝对过不去的,所以在进入土楼的路口有劝导站,要进土楼需提前与土楼里面联系,不要相对发车。好在我们去的时候是淡季,游客很少我们就免了劝导。 车子在原始山涧爬行,扑进我们眼帘的是阳产土楼的古村落,这里山泉清澈,古木参天,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一幢接一幢,错落有致的土楼。有石板路连接起整个村落的土楼群,它们给你的是独特的乡土美感,体现出独特的画境美、意境美、雄浑美、气势美。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我们陶醉其间,真的是流连忘返。 再说我们在黄山脚下的木坑竹海休整了两天,过了一个竹海登高望远的重阳节,给我们的歌唱家谭师傅过了个有意义的生日。留下了这一生都很难忘的美好记忆。在竹海登高远望,欣赏那漫山遍野的竹林,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我们住在木坑最高处的小木屋里,举目远眺出现在视线中的是类似于黄山云海般的景致,木坑以竹海而著名,四面环竹,翠竹深处,白云人家;晴观日出,谷中赏月,仿佛天上人间。木坑境内有六谷十景,身临其境,恰如世外桃源般令人神往。赵连珠老师有诗为证:“丁酉重阳宿木坑竹海山中:参差几十户,竹海有人家。仄径开青嶂,南窗掬紫霞。鳥啼山影绿,犬吠暮烟斜。 客宿桃源里,归来当自夸。”难怪张艺谋的电影”卧虎藏龙”竹林打斗的场景选在这里。 离开木坑竹海2017年10月29日,我们一行五人驱车来到堪称徽州第一村的宏村。这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地方,座落在黄山脚下,徽州黟县的东北部。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村内街巷沿溪而设,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这就是被誉为“画中村庄”的宏村。在宏村,有一个美丽的南湖聚集了一群背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水面上水气氤氲,人在残荷里行走,似梦似幻。宏村还有一道风景,一群美院的学生在写生。宏村的特点是每一家的建筑都是独门小院。有的小院鸟语花香,有的小院古香古色,有的小院临湖而居,有人说宏村的布局极像牛形结构,村口两株几百年的红杨柳和白果树像两只牛角成犄角之势。密密麻麻的徽派建筑和流水人家,一口波光潋滟的名叫月沼的池塘恰如其分的点在那么密不可分的建筑之间,似曾相识的门堂,不识东家是西家。我们找了一家叫后街九号的客栈住了下来,为了那一条条穿巷而过的流水。我们决定第二天细细浏览。所有古村应该具备的国画元素它都有了,马头墙、白墙黛瓦、南湖、远山、流水,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寂寥的雨巷,冷漠、凄清,又悠长。慢慢地飘过一把油纸伞,哀怨、彷徨,仿佛太息的颜色,希望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赵连珠老师又不失时机的吟咏一首:“忆江南 宏村南湖书院:南湖外,六院气恢宏。志道堂无丝竹乱,会文阁有读书声。旧梦镇消凝。”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陶冶了这块神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当我离开这些地方,回首凝望阳产那黄色的土楼,它那鳞次栉比雄浑的古建筑,还有那些木坑竹海,它们带着历史的风尘发出阵阵响声。是它们丰富了徽州的古建筑,充盈了徽州的厚重历史。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古代人用他们的智慧留下的非常独特的古建筑群供后人赏析。 静夜里,我们倾听过它们的喃喃细语,或许很少有人如我们一般在时间的长河里,去追寻一切过境千百年的物是人非!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南浔这个江南著名的景点,纯粹是为了满足我的一个小小的南浔梦,因为五个人中有三个人是再次前往。因为我知道南浔历来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来之前被朋友描绘得天花乱坠,我一直神往的地方,来过之后我是感觉很不错的,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了。来过的老师们看过之后有点小小的失望,因为现在的商业氛围已经浸染破坏了景区的古朴和纯粹。看着那有名的“百间房”就让人非常失望,现在已经很冷清了,一问才知道已经被政府收购并准备开放旅游,当下根本看不到古建筑的历史厚重,更看不到原住民的古朴生活。 其实现代人类在用现代人的文化色泽来装点美化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实际上是在破坏老祖宗留下的古朴与纯粹。 我在想啊!现代人若真的能做到不损历史的厚重不伤大雅的开发,就必须具备足以配得上历史和自然的神韵和才气,如果做不到,就应该让我们和大自然一起保持沉默!因为人类真的要想变得和大自然一样博大精深、深邃厚重,首先就应该学会像大自然一样保持和谐与沉默。世上的语言文字很多,堆积得太密集太泛滥,因此才造成了今天这些用目光都无法解读和无法穿透的轻佻与浅薄。如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的一段话:“人类的文化远征已经株连出怵目惊心的自我沦陷,假如再不珍惜日渐褴褛的自然襁褓,总有一天连对故乡的回眸都变成无涯的悲凉。” 夜已深,容我新词铸句,简语书章,捕捉一番对江南徽州古城别有的情感。最后用我自己一首小诗结束此篇游记:“旅行:又是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许,游走四方才是\生活中的最大追求\\一直都梦着远方\梦里的远方很遥远\很绚烂\\面对整个世界在游走\\伴着真山真水\踩着云霞\用大山里的日出\照亮未知的梦\在漫漫的旅途中\体会历史的厚重\自然的柔美\看飞鸟儿的自由\\在梦的国度\我是主人\嗅着脚下泥土的芳香\踏上心中的远方\走出一段\只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
o为伍论诗
#无题0001-0010
无题0001
与前人相比,我们的诗缺少对即时性的描绘与执着,而过分追逐时空的挪腾。
注意:我这里所说的即时性,系指产生一首诗的背景和内容的维系,而非现实或时代性的代名。
无题0002
和即时性相比,现实主义和时代性已经离一首诗太远。它们不能体现一首诗产生的“真正”时间、地点、情怀,不能描绘更具体的事物。
无题0003
那么现代诗或古典主义呢?
我们发现基于概念的现代诗和古典主义,同样不能保证一首诗的即时性。
无题0004
一首诗的即时性是这样呈现的:它总是体现出诗人与诗的同行,并揭示出诗中隐喻的时间。
无题0005
诗人和诗都不是凭空存在的。
无题0006
越是给出了准确的时间,越是拉近了诗与读者的距离。因为读者跟诗人和诗一样也不是凭空存在的。
甚至在阅读时,他们在诗中获得了存在的着陆感。
无题0007
即时性和一首诗落款的日期没有必然的等同。
无题为0008
能否从一首诗的阅读中,体现到诗的即时性,是读者能否产生愉悦的保证之一。
无题0009
为什么愉悦读者?
错!不是愉悦读者,而是读者理应从阅读中获得愉悦。
无题0010
诗和诗人的存在,对诗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没有存在感,诗人便会失去写作持续的动力。
没有存在感,诗人很容易走火入魔。
#给初学评论者
给初学评论者
与诗为伍
你应该在褒奖中
学习批评
在批评中学会褒奖
是与非没有绝对的界限
正和反
刚刚合成一个整体
事物的内与外
难以割舍
有许多事与物一剥皮就会死亡
优秀的评论家
必定是二元论者
手握着肯定和否定绝不会轻易落下
文字这东西
不是什么利刃
但杀人不见血伤人于无形
你要学习恋爱
做几回小情人
而不是摆着一副冰冷的老面孔
粉丝,粉丝这个现代词
很可爱
评论家就是作家最忠实的粉丝
2017-6-25
#诗·微论(上)
·我们需要形式,但我们更需要内容。需要内容的同步更新,以体现社会和人类的进步。
·古体诗,尤其是律、绝,大多上下句或两句之间的“距离”都很遥远,但由于韵律的调和,缩短了它们的距离,乃至成为不可分割的联句。
·韵是音乐的,也是记忆的,更是兼程的。
·从现存《诗经》的诗作看,大多以节为单元,构成一首诗的一节、二节或多节咏叹。这与现代诗的分节是很类似的。
·由于现代诗的体量普遍的较长,且加入了更多的散文化叙述,因此作为线索,以节为单元是比较合适的。
·如果以《诗经·国风》作比较,则其诗节,更倾向于音乐主旋律的分布;现代诗的分节,则是一个个意的递进或平行的段落。
·中国诗是在有唐近体后,才出现律、绝这样的微诗形式的。而这之前,诗的长短大多是没有严格限制的。在这点上几乎等同现代自由诗。
·中国诗的自由化,其进程远远长于中国诗的格律化。直到唐诗止,格律化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乃至作为古风的旧体诗,在唐之后作者不多,成就者不大。
·现代诗是以白话为开端的,匡正的是与文言的区分。其主要区别不在实词,而在虚词。一个“的”字的频繁使用,几乎改变了汉语言诗体的属性。
·实词的区别在“易名”。即名动形数量代的不同时代的不同叫法。实词在口语中也是进步的。在鲜活的口语交流中,人们喜欢新颖,喜爱对旧事物的新命名,以彰显时尚或进步。但实词的易名,大多不改变易名前该词所具有的本义。否则便是新词。
·白话诗,所倡导的即与时俱进,使用新的易名。而不是文言词汇的旧名称。这里有一个时段概念:我们所说的文言实则是先秦语言,并非指“新文化运动”前的所有旧语言。相反,正是宋元以来的白话在诗中的普遍使用。
·白话诗是自由的,但首先是鲜活的。没有谁规定白话诗一定是自由诗。一定得自由,就像限定人必须运动一样,——难道我不能稍息一下?
·我曾说过“自由诗也是一种诗体。”现在仍然不改变这个观点。自由诗的本质在自由,在文本的随意性,在没有也不必复制。一旦文本被复制,被无数次的复制,被定型,就成了新的格律体。
·和格律诗相比,自由诗包括了所有的格律诗。格律诗束缚于各自不同的框架,自由诗则在语言的极限里作尽可能的运行。
·所以,不是自由诗在格律诗之外,而是格律诗在自由诗之内。正如一些人喜欢户外运动,另一些人则喜欢宅居,喜欢静静的一间屋子或一所大房子,但他们一定不同意别人把他的墙体拆掉。
·中国的格律诗,严律而通行的只有五七言律、绝和宋词。元曲因为可以使用衬字,所以也谈不上很严格。
·格律诗之严,我以为不是平仄对仗,词性对偶,也不是一首诗所限定的字数多少,而是这几种元素的叠加。
·因此,从格律诗的构成上。白话诗起,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有,只是在建中的准格律诗。比如诗的长短所限;每句构成的字节所限;行建所限。大多受限于单一的元素。
·韵不是格律诗的元素,是一切诗体(大概除了无韵诗之外)的元素。为此有些人坚持“无韵非诗”的原则,这一点虽然有些偏执,但并没有犯错。
·无韵诗在现当代之前,在中国诗中很罕见。而被称为素体诗的无韵诗,在西方则源远流长。这是中西诗歌在用韵上的区别。而西方诗中的抑扬格或扬抑格音步的建制方式,是中国诗所没有的。
·汉语言有四声,西语有轻重音。反映到诗歌中构成了它们各自的特色。
·特别注重于押韵的中国诗,其韵律虽然严格,韵式却很单一。比如隔句押韵(偶句押韵),首句入韵或不入韵;一韵到底或换韵;平仄不可通押或可以通押。西诗中则多交叉韵、腹韵和头韵。
·今天,在无韵诗很发达的时候,谈论“无韵非诗”没有实行的意义,也不会为大多数作者所接受。想一时间扭转这种写作的趋势是很难的。提出“无韵非诗”的人可以自己多写作押韵的诗。
·押韵并非难事。也不是抒情表意的天敌。处理好了,它们会亲密无间。
·如同自由诗一样,现代诗也是白话诗之后兴起的一个名词。广义上它可以涵盖白话诗以来的一切诗歌现象。狭义的,则指现代意识下诗性及诗人情感的扭曲表达。它们所取的不是通畅直白,而是朦胧、晦涩;不是直接而是间接。但无论怎样间接,好的现代诗都逃不出它所陈列的语言。
·我同意诗无达诂,但不同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一首诗明明的用语言陈列在这里,你却睁着眼睛说:“不可言传!”那把原文再读一遍好啦。
·在所有的文体中,诗的平均速度是最快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节奏。这不是音节,也不是韵律,而是思维节奏。是诗人思维的快速运转。
·把所有的时间、空间浓缩在一起,然后爆炸出能量,这就是诗。
o理论家
#《大诗界》跨年度竞技作品跟踪选评(系列•今1-7)/ 山城子
1)坐在客厅的男人
文/ 蜀道人生
有些怪里怪气
电视里传球、射门……
彩旗飘摇,叽呜呐喊,声浪起伏
手捏遥控,鼾声噗噗
是看球赛?还是梦游?
2017年6月30日 12:35:19
【简评】
中国进入老年社会了。许多老年人习惯于饭后打开电视消闲。
作者是位老妹子,电视机前“噗噗”打鼾的人,就是老哥了。
复沓短语“怪里怪气”是幽默。第二、三行把电视播放的场面写得逼真而生动,如在目前。
“手捏遥控,鼾声噗噗”——这样的细节描写,没法更精练了。落笔呼应起笔。
2017/10/4
于黔
2)玻璃窗外
文/ 蜀道人生
梧桐,榕树,芙蓉......
嘶嘶蝉鸣
如火辣辣的情歌
树间接力
心,全靠空调的凉风
送爽
汉字的遴选
才有了几分安谧和清凉
2017年7月25日11:27:45
【简评】
中国进入老年社会了。有人选择上网写诗。比如该诗作者蜀道人生。我也是——退休就在网上消磨,已经历时十五个年头了。这首小诗,写于盛夏,“嘶嘶蝉鸣”,在诗人听来,都是“情歌”。且“树间接力”。这里仿佛隐藏着(比喻着)参加诗歌舞会一样的情形。这样热的天气里,诗人靠这空调维持凉爽——做什么?答曰:写诗。诗贵含蓄,贵精炼,贵艺术。“汉字的遴选”就是含蓄、精炼、艺术地写出了写诗的过程。落笔的“安谧和清凉”,则是写诗过程心情的惬意。
2017/10/4
于黔
3)牵牛花
& 四面八方
旷野 溪旁 悬崖
四海为家
土生土长匍地走
给点支持高攀爬
深秋 雨露 清晨
霞光洒淋
群芳斗艳风流去
万丛装点我独尊
小帽 柔腰 长腿
我随高枝(儿)
色彩斑斓多富贵
秀出喇叭从不吹
【哑榴简评】
坚持自已的特色,通俗,易懂,平易,近人
不追风,不弄虚,不吐假词
心音,鼓点,为伴,
【山城子简评】
有了“四海为家”“我独尊”“小帽 柔腰 长腿”分布在第一、第二、第三节诗里,全诗就拟人了。全诗拟人,就上升为拟人手法了。运用拟人手法,读起来就有童话诗的感觉了。
“四海为家”渴望“支持”——是一种向上的阳光心理,旨艺融合得恰到好处;“群芳斗艳风流去,万丛装点我独尊”——人,须有自豪感,有自豪感就活得阳光;“色彩斑斓多富贵,秀出喇叭从不吹”——自豪放在心底,既或自豪,也绝不自吹。这样活得品位就高了。
2017/10/6
于黔
4)主角文/梅宇峰
.
没有跳过崖怎知不是主角
跳吧跳吧
给自己一个机会
别让观众等得心焦
.
奇遇穿越也可以架空
过去未来还可以更飘缈
地球或者异界
也许是一座充满奇幻的海岛
.
从此 江湖里热血
庙堂上傲娇
男人 财色名利兼收
女人 所有的男主都为之倾倒
宝藏秘籍和正义隐藏的欲望
戏里戏外同时高潮
.
狼牙山的悬崖却只会记住
五个身影跃下的悲壮
画面定格成历史的一块浮雕
子弟兵又在新剧集里拼搏
镜头更要为平凡的劳动者聚焦
他们才是世界真正的主角
【山城子简评】
人生一世,绝非“吃穿二字”,而是要当人类社会的“主角”。 在诗人的笔下,最美的主角,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终身,乃至流血牺牲的英雄们! 感想是,谁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狼牙山五壮士,在前榜样着,想想我们自己。 2017/10/27 于文化村
5)寒露成霜
文/ 孔祥忠
晚秋,默默无声。化了妆的叶子
小心翼翼地飘落。静静地
在草地上,听霜白讲故事。
云朵结伴而行
阳光,看似寒冷。其实它隐藏着
秋意里的暖。
树林里,松鼠如鱼得水
它的轻盈舞步,不时抖落一幕霜花
这些,深秋的盐。
【山城子简评】
“默默无声”,晚秋就是个严肃的老人了;“化了妆”又“小心翼翼”、“静静地”“听”,叶子,就小姑娘似的可爱了。一“结伴”,“云朵”也人似的了,“隐藏”,也使“阳光”有了生命。“轻盈舞步”给了松鼠,松鼠也成了一位可爱的姑娘了吧?语言就是这样生动活泼起来的。真美,写给孩子们的秋天的童话一般。
6)冷节律
文/ 孔祥忠
多加了一片红叶,天平就倾斜向
更深的秋。林间
啄木鸟,咚咚作响的敲击
胜过寺庙的木鱼
山风按它的节奏,吹来吹去
清寒,像小刀子
收割草木之绿
变色龙,被弄得措手不及
蓝天愈加通透。云朵不知道
停留在哪个山顶上空,更有情趣
怡然,风景的营造意义
一时间,让诗歌误入秋季的迷途
【山城子简评】
第一节正式出场的有“红叶”和“啄木鸟”,诗人却能娴熟地虚带出“天平”和“木鱼”。多么巧妙的虚实参差于一炉。第二节出场的“山风”,带出“清寒”, “收割…绿”后,就触及到了“变色龙”。“措手不及”,真的活龙活现了。第三节蓝天白云,景致宜人。一个“怡然”,写出了是人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最能引动灵感的降临的呀!
7)故土,金瀑布文/ 孔祥忠
霓虹被小河弯曲,秋稻田
定格在蓝天下,最美丽的时光
稻穗低垂于黄绿其间
异乡客,想象中的乡愁
淡化得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感怀,被时日潜移默化
康拜因,极易被形容成航船
成熟的稻子海,沉醉的已无法泛起波澜
倾吐的基本粒子,形成金瀑布
收获的喜悦,在不断制造情感的润滑剂
神秘之处,在于这是一种告慰
故土与客乡两个齿轮间,正被无形的唇咬合
【山城子简评】
我国的稻乡或稻香,从东北到海南,到处都有。诗人作为“异乡客”,相逢于“收获的喜悦”。于是,就将异乡当故乡那样沉醉于丰收的喜悦之中。喜悦的心情,是灵感之源。灵感来了,词语就憋不住地智慧地优美起来。这样,我们就读到了“成熟的稻子海,沉醉的已无法泛起波澜/ 倾吐的基本粒子,形成金瀑布”,“神秘之处,在于这是一种告慰/ 故土与客乡两个齿轮间,正被无形的唇咬合”诗意盎然的美句子。
2017/11/16 于黔
8)诗意生活之悟—简评田卫社《我在岁月的深处微笑》
文/ 山城子
【原文】
我在岁月的深处微笑
文/ 田卫社
倾听时光留下的絮语,收藏源自心灵的体会和感悟
以一颗慈悲之心善待一切,慢慢沉淀出一颗纯净的心灵
我在岁月的深处微笑,喜欢有温情的理性,有趣味的感性
经过沉淀和梳理,看清了生活的脉络,把爽朗的笑容留在脸上
坚强的灵魂,在生存的时间夹缝中写诗,感恩生活的惠赠
品读心音,生命因爱而博大,因热望而美丽,因给予而厚重
时空蔓延于季节深处,静静望,默默想,世间的爱,世间的痛
的确,基于爱,源于情,等阳光,等风雨,等岁月倾情燃烧的心魂
斟一杯清酒,邀一枚红叶染相思,将我深藏的思念写进你的思绪
细碎的光阴沾染了一身沧桑,只有自己的心懂得那份无奈和心酸
某些时光,远了,近了。某些尘缘,去了,来了
有些爱,只能心懂,不能表白。有些情,只能怀念,不能拥有
执着的心念为自己觅一个角落,学会轻松
温情的理性为自己寻一个空间,学会释放
趣味的感性为自己找一个理由,学会微笑
【简评】
作为一个诗人,田卫社在诗意生活中不断地净化心灵,以致修行得理性温情,感性趣味。
事实上,所有好的诗作,必然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用于呈现,理性用于隐藏。
这首散文诗作,也是这样。但该篇的感性趣味,都是陈述出来的。陈述心灵的净化,陈
述挤时间写诗抒情,陈述沧桑过程中的无奈与辛酸。而理性的隐藏,都集中到了最后一
节的落笔——这就是诗人在生活中和写诗实践中所悟出的理性认识:作为诗人,要学会
轻松、释放和微笑。
2017/11/17
于黔
#为什么山谷没有回声? ——读杨洪昌老师的《沉默的山谷》 / 子在川上曰
<>沉默的山谷
我又进山走了一趟
又进山
走了一趟
山谷没有回声
因为我没有吭声
因为我没有吭声
山谷
没有回声
作为一个资深的山里人的我来说,对于山谷太熟悉了。小时候,在山中放羊,割猪草牛草,或者采药采蘑菇,拨草寻蛇。沿着一条小溪沟或者杂草覆盖的山路,拐呀拐呀,一不留神,就拐进了一个山谷。其实,所谓的山谷,都是四面环山。站在山谷里,四面都是悬崖峭壁,灌木和杂草丛生。而你朝着来处回头看,那条小溪沟或者小路却已被杂草覆盖住,已看不到出路。让你不由得生出一种很幽深的恐惧无力的感觉。为了祛除自己的恐惧,你不由得大吼一声:“喔,喔喔。”一会儿,山谷中传来了无数的回声:“喔喔喔喔喔喔......” 然后,无数的鸟雀扑棱棱飞起,朝着上面的天空飞去。无数的小动物从你周围向灌木草丛深处钻去。
这个时候,你才明白,你不再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无助的人了,因为你的叫声有了回应。这个世界不再是死寂一片,灌木草丛的掩映下,你的周围还有那么多的伙伴。
杨洪昌老师的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背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背景呀?我们来看:
“我又进山走了一趟
又进山
走了一趟
山谷没有回声”
他进山了,一趟又一趟,他进山干什么?希望在山谷中找到知音,找到回声,能与他共鸣。可是,没有,一点也没有。这让他是多么的郁闷、孤独和绝望啊。为什么没有呢?他写道:
“因为我没有吭声
因为我没有吭声
山谷
没有回声”
为什么没有吭声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就我早年在山中生活的经历来看,有一种情况是我很难吭声的。
那是小时候在老家,世界人与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区壶瓶山深处的一个山谷,叫板壁岩。我们是沿着一条杂草和灌木覆盖的小溪沟抓岩蛙和娃娃鱼,误入山谷里的。山谷四面都是刀削似的悬崖峭壁,光滑的峭壁上,长满了密密麻麻光秃秃的树杈。我们看到很多的飞倦了的鸟儿落在了树杈上,然后听到了一声惨叫,那只鸟儿和树杈就都不见了。光滑的石壁上只留下一个乌黑的洞口。这时,我们才发现,那些树杈,竟然都是一些从洞口探出了半个身子的毒蛇。我们吓得一声都没有吭,就小心翼翼地沿着小溪沟退出了这个山谷。
我们一声没有吭,就退出这个山谷,是因为我们害怕。我们害怕我们发出的叫声会让我们首先受到伤害,我们害怕我们的叫声得不到回应,会让我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进退两难,或者我们都想让别人先发出叫声,来打破这个世界的孤寂和沉默。
所以杨老师说他一次又一次地进了山谷寻找回声,却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归,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悲怆和悲凉啊!
写到这里,我想再说说杨洪昌老师本人吧。我与杨老师没有见过面,我只能通过他一首又一首的诗歌去了解他。据我所知,他是一个从事police职业三十多年的老policeman,但是我读的他的那些诗歌,大部分却都是描写底层人物命运的诗歌,我印象很深的就有几十首是他写的他治下那些犯人命运的诗歌。他的这些发自内心悲悯的诗歌,屡屡让我疼痛和感动。作为一个政府公务员,作为一个在政法系统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policeman,不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去赞美和歌颂,却写出这么多非正能量的诗歌来,让我发自内心的对他充满了敬意。如果有机会大家一起喝酒喝茶,我一定不叫他杨老师了,要叫他杨大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