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78|回复: 2

魂绕梦牵的乡土眷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3 11: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黑岩 于 2014-10-23 12:30 编辑

                                                           1.jpg

  
  在每一个诗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绕不开的东西。对于自喻为一块“黑色的石头”的诗人刘建博来说,轮流爱过他的两个故乡,滋养了他的春风春雨春光,成为他挥之不去、魂牵梦萦的眷恋。面对着由乡井、月亮、梨树、炊烟等意象构筑的故乡,面对这一片伸手能摸到的乡泥、抬头即能看到的黑色炊烟、阳光明媚的金色五月山水,刘建博从自身生活的体验出发,用诗歌清晰明白地表达着自己的固执与坚持,明白自己是一个有根的人,一个心中装着万千山水、装着万千敏锐情绪的人。诗人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源泉在名为“两个故乡轮流爱过我”、“春光就在我体内”、“谁喊亮了春雨的名字”、“春天的爱痕”、“沉到火焰的根部”、“秋天的守望者”的六个部分中再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诗歌从来都与土地、自然、乡村文化之间有着古老而常新的共生关系。在很多诗歌里,诗人都把故乡作为自己心灵栖息的原乡,展现生命中难以割舍的情怀,将内心缱绻的情思与眷恋,寄故乡而释放。作为诗人的刘建博也不例外,在诗集《天蛇》中,他的诗歌充满着朴素而又动人的乡思与情韵,透着简约、清新的风格,流散着乡村抹不开的自然与轻妙。如在《地面上能翻看月亮》中,诗人如是写:“今天江面辽阔/没人递给我月票就看到月亮了/没人发给我快马就看到月亮了/看来世界上独有看月亮是廉价的/今天晚上我决定多看一会儿月亮/直到把月亮看扁/今天晚上我要把月亮看得月华如水/洗亮一个人的乡愁”,如水的月华,诗人借着看月之感,微微的讥诮,将“一个人的乡愁”洗亮。
  如一个痴痴的吟唱者,扎根于内心牵肠挂肚的土地,刘建博的作品对故土风物深情抒怀,有着对日常乡土意象与岁月的追记,有对乡恋人物的追忆思念,用诗意的笔触勾勒出他个人生命与创作的精神路标,从日常生活的升华中腾起无比的眷恋之情。“都是惊蛰惹的祸/客厅里招来一只蛾子/它以忘形的姿态飞舞着/撞响我的妒意/我禁不住伸出宣泄私愤的拳头/欲打它个眼冒金花/至少要打它个缤纷灿烂”(《春天忏悔录》),诗意简约的艺术手法、丰富的艺术想象,由惊蛰这个美丽的诗眼,让我们对发生在春天的忏悔充满了好奇,最后,诗歌缓缓为我们揭示了事件的结果:“明媚的春光里,光天化日之下/一位热爱春天的诗人杀死了一只无辜的/春天的蛾子/幸亏我的身边站着一滴春露/在花蕊里替我流出忏悔的眼泪”,在充满诗意的叙述里,诗人以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将内心的情绪与柔润的感觉表现出来。“春天的郊外,几尾紫燕把娇美的倩影/寄托在几痕电线上,扮演春天的使者/它们身体那么大的黑盖住了它们/身体那么大的蓝,盖得那么结实/像一片黑瓦,春天的和风没有办法把它揭走/春天的细雨没有办法把它濯洗掉/春天的紫雾没有办法把它擦干净/它好像长在那上面似的/拼命抓住那片薄薄的蓝/好像一滴滴黑墨水抓住春风的蓝被单……”(《我只要春天的蓝,别的都不要》),娇美的紫燕如同春天的信使,栖身于如痕的电线上,那么微小的黑点遮住的蓝,诗人热爱的纯净的蓝,触发了诗人纯净的思绪,纯粹的如孩子般的固执——“我只要”,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一个写作者真挚的灵魂。
  我们常说,诗意存在于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判断、语言意象的运用之上,能在平淡中见奇、俗中见雅、小中见大,才是诗人的智慧。刘建博在《天蛇》中,善用一般乡土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比如春天、井、月亮、月光、春天、春风、春雨、菜花、蝴蝶、雪花,等等,将其思想的密度与语言含量在这一首首诗歌中体现出来。在《走一走倒一倒的春天》中,诗人说:“该鞭打耕牛河边看柳了/火车穿透好几层春光了/没想到又下了一场梅花欢喜满天雪/软软铺在地上,像厚厚的褥子/艳阳初照之后,很快现了原形/积雪成了积水,旱车成了水船/春天呀,真的像正月里踩高跷的那个人/走一走,倒一倒,走一走,倒一倒……我希望有一头小兽能闯进我的体内/先撞塌我隆起的啤酒肚,然后撞塌/我垒高的年龄,让我活得如同河流一样”,诗人借耕牛下地沿河看柳的时节表现,把春天描绘成一个调皮孩子,走一走、倒一倒,在徐徐展开的场景中,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奇特的想象,彰显出春天来了,一年又过去了的时间流逝感,随后诗人直抒胸臆,感叹白驹过隙,时光易逝,希望“活得如同河流一样”。别林斯基曾说:“要想诗句成为诗的,不但只有圆熟和铿锵的音调不够,只有感情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思想,正是思想构成了一切诗的真实的内容。”从刘建博的诗歌里,我感受到一种激荡心灵、向善向上的昂扬精神。“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活着/我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我只感到低处的风款款地吹我/我只感到低处的阳光暖暖地照我/我被吹得痒痒的/我被照得酥酥的/谁都晓得,高处不胜寒/谁都记着,人往高处走/而低处的草由谁怜,低处的青苔由谁顾惜/惟有低处的风低处的阳光知道”(《低处的阳光》),看似平淡的句子,实则蕴含着现实的哲理,地气儿十足,让人不禁品味出一种不屈与坦然,发掘出一种切切实实贴近生活的韵味。
  诗人刘建博对于念念不忘的乡土风光、民俗人情刻骨铭心地钟爱,如数家珍般的讴歌,是诗人从真诚的心灵之泉深处喷涌而出的汩汩热流,令读者感同身受,血脉交融,心声共鸣。似乎在经意与不经意间,刘建博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构建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诗歌世界,贴近民情、贴近生活,真挚亲切朴实感人……他对于故乡的情愫,真切而浓烈,却又抒发得当,不肆意堆砌挥霍,切合当下、情系乡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思想性,也是情真感实的抒怀之作,在眷恋不止处,又具有铮铮有声的特色情怀。可以说,我对刘建博的诗充满了信心和更大的期待,相信他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2013年3月25日于星星楼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主席团委员、著名诗人、《星星》诗刊副主编、一级作家)

发表于 2014-11-29 14: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点评

谢谢,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30 08:0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08: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