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
命题诗的第一要素是切题,下笔千言离诗万里的终是败笔。此是考评命题诗作的先决指标,然后才是作者的文笔、才情、境界……而和命题诗略有区别的是诗人的自由创作——考评者不能以是否切题为先决而须以诗人的文笔、才情、境界为考量。同样重要,但主次不同,换句话说命题诗作的考评比较于诗人自创多了个必须的附加前提。这是所有应题者都应当清楚的。
*《仰,或者俯》 作者 夹角
接下来的情节缓慢而惊悚,他 向下弯。如果再弯一点 整个身体就要埋进脊柱和腿骨 但这还不够,他还必须 进一步放低、缩小。太阳 在午时三刻 将升到最高,群众又向前一步 明晃晃的钢刀都弹压不住 “斩”,这个单音节的口令 还在官员的嘴里,聚拢 化开,不停地变换姿式
弯到腰间的头颅 在人间已经无处躲藏,它需要那个口令 及时地喊出来 然后刀光一闪,他活过来 甩甩辫子,仰着头离开刑场 地上那颗头颅,也许 会在停止滚动之后,眨两下眼睛 当然,这个微小的动作 也可以忽略
2016/8/21
点评:“情节缓慢而惊悚”作者在首句中就向读者提供了本诗的三点线索。情节——叙事;缓慢——叙述方式也即节奏;惊悚——高潮。总之以虚拟的一节故事来应题,多少有点勉强,但作者文笔、才情、境界,又是显而易见的。依我的看法,它日此诗单独发帖或许标题为《就义者》更好。
*《仰,或者俯》 作者 千与千寻
灵魂
卸下躯壳
用虚无的生命
逃亡,冲锋陷阵
肆无忌惮的掠夺
在黑暗掩护下
无处不在
疯狂地撕扯着
钻心的疼痛
纠缠着前世今生
看不到尽头的荒原
满目疮痍
前进与后退
无关精神信仰
只是一种
身不由己的行为
仰起头
打不到天堂的门
俯下身
寻不见地狱的路
心如傀儡
游弋在三界门外
爱是唯一的
方向与出路
创作灵感:读完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成名代表作,灵魂《摆渡人》,有感而写。
点评:“身不由已”决定了这首命题诗仰或者俯的无奈选择,同时又是必然的选择。作者行笔流畅、情感跌宕、语词碰撞,书写了灵与肉的冲突和不可抗拒命运——爱是唯一的方向和出路。其内容可视为作者阅读《摆渡人》的一则心得吧。应当算是一首很不错的诗。
*《反转》作者 波涛
夜晚,阳光普照 所有失眠的猴子
不见血腥的游戏中
人的脖子
绳索变成美丽的围巾
精致的皮鞭
音乐样啪啪声响
指挥可以不听令
耍人的猴
叼一支高级香烟
目光远大
狂妄的住进了电梯房
它不用四肢行走
可以贪婪成性
谁在盗伐猴的树木
人开始了回归森林
2016年8月20日
点评:作者没有交代任何的背景。可视为生活中一种倒错的现象——人被猴耍。这猴当然也是一种喻指。指谁,读者可以意会,其实也比较明白,并不晦涩。从命题诗的角度看。作者是努力地切合《反转》一题的命意的。只是在文笔上略显生硬、才情不够舒展、境界未曾开合。有点怪诞。
*《指尖上的阳光》作者 诗梦仁
正午,我被喧嚣的蝉鸣吵醒 搬个木凳椅子,倚窗 静静的,享受一缕阳光停在指尖的 幸福。 其实,远远不止这些 我这租住的小屋是幸福的 刚才的睡梦是幸福的 窗外的蝉鸣是幸福的 身体里流动的每一滴血 每一处痛都是幸福的
突然间自私起来 想把这个小小的窗户 开个大大的口子 让更多的阳光倾泻 既然留不住你 只能以这样的方式 和你相拥
完全没必要,在这样的时刻 打听或知晓世界上发生的一切 最好手机关掉、电脑关掉、网络关掉 静静的,享受一缕阳光停在指尖的 幸福!
点评:快人快语。我的点评也是快乐和阳光的。这是一种比较直率同时也是真情的写作。阳光在手如何不去珍惜——青春年少把握幸福的时光。“我这租住的小屋”是本诗的诗眼。也是这首命题之作的质点。很励志的一首诗。比较正点,且语感、节奏都很不错。
*《反转》 作者 苏铁 ——如果爱,只有三天光明
创作背景】:灵感来源于电影《夜孔雀》中艾尔莎将蚕茧埋葬在拉雪兹公墓,并哼唱送葬歌的一幕,以及她对腹中小生命“留与不留、生与不生”挣扎的过程。爱,是一种天赋;敬畏生命,是一种慈悲和虔诚。感动于她们在慈悲中,完成一次对生命、爱和希望的反转与救赎。 ——致《夜孔雀》艾尔莎 这棉质的白 丝丝缠绕的轻 覆盖在身上。万籁俱寂 ——潋滟。像月光
这温润的巢 纤细的肌,微合的翼 踩着阳光的枝条,椿树的绿 ——招唤鸟翅 和虫鸣
拉雪兹公墓 金色的脚链,叮叮当当 敲打脊背,青翠和忧伤—— “我的孩子,我的爱......”
向上,向上—— 十万只飞蛾破茧而出 飞翔的姿势,瞬间越过尘埃 高过头顶
2016/08/19 苏铁
点评:出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是提示所有的作者,可以自标副题的。为什么?因为《反转》所给你的是一种诗路,也可以说考评的是作者的思维方式。诗路的是否宽广又能自我调节,及至反转。如果上面诗梦仁的那首《指尖上的阳光》作反转的副标题上,我恐怕会直接写上“不切题”三字。苏铁的这首《反转》(如果我看过〈夜孔雀〉这部电影,可能对该诗中所揭示的画面感要更强烈一些,可惜我没有,就只能就诗说诗)这是一首情感勃发的诗,无须反转已抵达高潮。正如诗人在创作背景中所交代的那样,“完成一次对生命、爱和希望的反转与救赎。”无一字虚写,无一行多余。清纯、洗练而崇高。
《 仰,或俯》作者 阿成
青春有种不知名的液体在汹涌,海
望不到尽头
如果此时你是一只,海鸥
你会选择何种姿势飞翔
点评:作为命题诗,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作者的“你会选择何种姿势飞翔 ”也许作者所写的就是青春期的勃动——荷尔蒙的不可自控,而对《仰,或俯》这种理性选择的厌恶、烦人。
*没有找到本队另一位队友如桫的命题诗作,所以无从点评。
结束语:
只点评作者的命题诗,是我认为更能看到作者的应变能力及如何将作者既有的文笔、才情输入进每一首诗题中而是否创作出和融的意境。也检测了一个诗人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融入社会的一个侧面。诗人写作可以是安静的、封闭的,但诗人生活方式应当是开放的。拒绝别人实际上也拒绝了自己,拒绝了诗。
借此向其他所有的诗友和评委表达我的敬意并向你们学习!
2016.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