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7|回复: 3

千载奇诗,万古奔雷,王安石笔下的《九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9 22: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载奇诗,万古奔雷,王安石笔下的《九井》
文/哑榴

“飞虫凌兢走兽栗,霜雪夏落雷冬鸣。”

一一一场山雨,如强驽之末。飞虫,因寒凉而发抖,野兽套上警觉,一边避走。一边颤栗,毛发竖起。

夏日山涧幽水,落入岩坑,发出冬雷之响一一

这是何等意境!走进宿松山水一一
《九井》写的是安徽省宿松县九井沟。

九井沟坐落在宿松县西北边缘的西源深山(隘口乡境内)。其溪水发源于西源与趾风交界的天柱峰上。

这一路山泉,蜿蜒在三十华里的巨石板块上。歇息处,俯瞰一只又一只海子,一路之上一共有九口被清激的激流冲刷而成的深潭,一共有九只大海子,数不清的小海子。

玉露眨眼,风鸣于里。泉水仿佛从体内跑过,洗涤着五脏六腑,连每个毛孔都张开了。

山很寂寞。入得山来,听了涧底下的九曲泉歌。这寂寞,只怕也如泉声淙淙,将乱石们,洗得一片欢声。喧哗?但闻人语响,更添山的幽静。

三十里白练如雪,从云端一直拖下山来,在深闺里隐,在龙潭里吼,在悬碧上泻,在乱石里摔碎,在窄窄的瓶颈被拧成古老的喉咙,在看不见的缝隙里吐出犀利的舌头,在浅滩上漂成小鱼鳞的闪光。

林间,惊飞的山鸟。穿越时光,王安石,便又映入深潭一一

一边,手掌撑着峭壁,拉着茑萝,借力。一边,吟出:“扪萝挽茑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嵘。”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两次罢相,皆因变法。

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一

“地形偶尔藏险怪,天意未必司阴晴。
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

一一胸有万壑者,虽天意不尽如愿,仍预知宇宙之变化。他的诗雄奇瑰丽,天马奔雷,裂壑催柱,又溶入了亘古的哲思,令人叹为观止!

宋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在舒州(今潜山县)任通判的王安石,经太湖,过枫香驿,穿梅墩,进人九井沟后,串农户,访路人,问民情,察乡俗。即兴创作了不少诗、词、文,只惜岁月沧桑,这难得的丽辞佳句今大多已佚失。

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有《九井》诗一首。这首《九井》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溶合得天衣无缝。读之令千诗无味,万篇皆失,真令人拍案叫绝,热血沸腾。

峻峰,奇石,幽壑,百练不是三十丈,而是三十里。还有那尚无一人敢窥其颜、敢探其险的龙和大峡谷。至今,其源头仍旧未知,无人敢探!

神秘的龙和大峡谷,处子般,还在云端沉睡一一

九井沟神秘的面纱与这首《九井》一样,等着你,等着我,去涉足,寻幽,探险。

等着你,等着我,诗神附体,灵思涌泉,飞花溅玉一一


《九井》
宋代/王安石

沿崖涉涧三十里,高下荦确无人耕。
扪萝挽茑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嵘。
余声投林欲风雨,末势卷土犹溪阬。
飞虫凌兢走兽栗,霜雪夏落雷冬鸣。
野人往往见神物,鳞甲漠漠云随行。
我来立久无所得,空数石上菖蒲生。
中官系龙沉玉册,小吏磔狗浇银觥。
地形偶尔藏险怪,天意未必司阴晴。
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
谁能保此千世後,天柱不折泉常倾。


译文(文/哑榴)

沿着陡峭的山崖攀登,
涉过溪水,
多么绵长,蜿延三十多华里。
一路望见山上和山下的野牛,
无人去耕作。
手掌撑着长着萝蔓的峭壁,借力,
拉着茑,手挽手,
从仄崖抄到一处山色明媚的山趾。
风吹泉水从绝壁泻下,
一派生机,何等峥嵘。
余音绕林好像风雨就要来了,
自林梢,向丛林深处响彻,
又仿佛强驽之末之水,
卷土石,滑落到清潭之中发出闷响。
飞虫因寒凉而发抖,
野兽警觉,一边走一边颤栗,毛发竖起。
山林凉爽如夏日覆盖一层霜雪,
季节的倒置让人误解,疑惑:
冬天反而打雷?……
入得山林,见到的山人如见神物,
天空霞羽随着水流一起运行乾坤。
我到此处欲建立新政却无建树,
只好细数石上昌蒲打发时光。
宦官系龙掩埋玉册,祷告山灵。小官吏在分食狗肉浇饮银质酒,醉意濛。
地形偶尔入险藏怪,天意不一定司阴晴,未来的走向究竟如何?还得按当前具体形势变化。
山川在理有崩竭,人不可违抗,
山野自古相虚盈,自然相抗相衡。
难能洞察宇宙的奥秘?谁能保证这千年后,擎天柱不折泉常倾?!……
发表于 2024-5-20 07: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欣赏,学习!


发表于 2024-5-20 12: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革家,革命家,总会看到“现实”的弊端,从而提出改革、革命的诉求及其行动。所以在一切的改革家、革命家的眼中,现实总是丑陋的,起码是不完美的。

而百姓,纯良的百姓,(除非万不得已)他们只求长治久安。

这看似一对茅盾的问题,又何尝不是权利的斗争。

点评

某种意义上来说,诗人并不是求安于现状者 近叛逆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22 12:23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2: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4-5-20 12:43
改革家,革命家,总会看到“现实”的弊端,从而提出改革、革命的诉求及其行动。所以在一切的改革家、革命家 ...

某种意义上来说,诗人并不是求安于现状者
近叛逆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